“永不来犯!”
康王爷猛地看向箫玉,眼睛都亮了起来见箫玉又要沉默,康王爷道:“玉儿,父王知道你不想插手朝廷之事,但这件事关乎百姓民生,我朝与北国和亲不止一次,可北国在和亲之后又撕毁合约屡有发生,暂时的和平共处后,依旧在边境抢夺掳掠,况今年北国遭遇大旱,估计就是与他们和亲,给他们再多的财物嫁妆,也不可能让他们安分多久,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边境百姓要遭受灾难,父王希望你不要一时意气用事。”
“父王说的儿臣明白。”箫玉道,顿了一下,抬头看向康王爷:“父王是觉得和亲不是个好法子,可那战争也不是个好对策,北国乃马上民族,一向来去自如,抢夺烧杀,糟蹋良田房屋之后,又立刻回去,即使我们派大军去驱逐,也很难抓到人,况他们骑术甚高,北方边境又绵延几千里,赶起人来简直难上加难。”
“你说的不错。”康王爷点头,“所以这事父王一时也不知如何抉择,倘若专门派出大军远远地驱逐他们,可纵然赶的了一时,过不了多久,他们还会回来,如此一来,除了损耗国库,劳民伤财外,没什么实际的用处。”
“其实,父王不妨想想。”箫玉道,“我朝与北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,咱们的人安居乐业,他们却是四处为家,走到那定在那,倘若,他们也像咱们这样安家定居,又会如何呢?这人一旦有了家就有了牵挂,有了依恋,也有了束缚,就会想要安定,看那些大官大户,富足老爷们哪个愿意打仗?一点点的战争苗头,恐怕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安,其实这用到北国人的身上也是一样。”
康王爷点头,但又道“可是他们生来便不是定居的人,你说的这些”
“他们为什么不愿定居?”箫玉道,“那是因为没有定居的条件,安家建房,农桑种植,耕织巧做,他们哪一样都不会,父王不是说,每次和亲我们都要陪嫁去大量的财物,若我们将这些嫁妆都换成粮食谷物种子,农耕巧做之法,教他们安家定居,教他们生产种田,又待如何?”
“这”康王爷若有所思起来。
箫玉又接着道“我们派人帮他们自给自足,帮他们繁荣昌盛,这可比只陪嫁去财物要好的多,他们也会对我朝感激不尽”
“你说的不错,可他们本就是骁勇善战,要是再这样下去,岂不是更加如虎添翼。”康王爷又道。
箫玉淡淡笑了,道“父王顾虑的是,帮了他们,他们必然繁荣,可我朝本就富贵昌盛的大朝,他们前进的同时,我们亦在发展,难道还会不如他们不成,再者,这生产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,那是年年岁岁积累下来的,就是咱们这里,糟了天灾人祸,也要好几年才能恢复过来,他们那可是从头开始,不知要多少年多少辈才能达到我们此时的地步,再说,他们以后只会想着如何让自己更加富裕,又怎么会想到要打仗呢,俗话说有得必有失,安逸久了,享受过了的人,只会害怕保不住自己的舒适日子,哪里还愿意让战争来破坏,只怕到时候不仅不会过来,还要时刻担忧我们挑起战争,破坏和平呢。”
康王爷听完脸上忧色已是一扫而光,看向箫玉赞道“玉儿此话真是点醒世人,都说如何阻止,却从来没有想过让他们自己不来犯境。”
箫玉笑道:“这就像治水,堵不如疏,堵永远不是个好办法,疏才是根本。”
康王爷哈哈大笑了起来,“好,好一个堵不如疏,玉儿这法子是如何想到的?”
“没什么,只是曾经听过一个叫文成公主的故事罢了,父王觉得有用便好。”
三日之后,皇帝下了圣旨,将漱玉公主许给了北国王子,并且广招天下,选出要陪去的嫁妆。
那北国王子在皇宫大殿上领旨,并谢了恩。
此后一月,户部礼部共同着手去办和亲事宜,从民间挑选各方面的人才,还有那各种作物种子,医药典籍不一而足。
使馆之中,一阵豪爽的大笑传出。
“王爷,这次我们可要多谢你了,帮我们向那个皇帝提出这样的要求。”北国王子粗犷的脸上具是笑容,一拳拍向旁边与他比肩而坐的箫玉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